本报讯(记者师越)“我们一定要到现场学习你们的林药点播技术。”8月13日,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某企业负责人与隆德县林草局工作人员张元吉预约了再次到隆德县学习林药间作种植模式。该模式目前正在六盘山周边地区推广示范,并吸引周边市县前来观摩学习。
沿着山势上行,柏油马路两侧成片的松树下紫色的花朵开得正艳,把六盘山点缀得更加苍翠。询问得知,这是隆德县六盘山外围林药间作种植基地,3000亩林地种植着黄芩、党参等中药材。张元吉介绍,隆德县从人工撒播柴胡、秦艽起步,到如今推广“林药点播”技术,林药种植规模已从去年的25万亩扩大到29万亩,既解决了退耕还林后的管护难题,又盘活了土地资源。
作为传统中药材产区,隆德县分布有90科618种药用植物,是西北地区重要的道地中药材种植地。为进一步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隆德县采用“村集体+企业+农户+基地”模式,把中药材种植由耕地转向林地。
“春种秋收,农闲打工,冬天上山采药,一年到头闲不住。”这是隆德县温堡乡田柳沙村村民田怀子一年劳作的总结。田怀子口中的“冬天上山采药”指的就是林药间作种植的药材。冬季,他采取“挖大留小”的可持续采收方式,在六盘山采挖黄芪、柴胡等中药材。药材晒干后,经纪人上门收购而且现款支付。田怀子说,去年冬季他的采药收入可观,今年冬季会继续上山采药而且扩大采挖种类,预计能增加3000元收入。
看到中药材种植的前景,观庄乡林沟村65岁的村民杨旺早已“摩拳擦掌”。30年来,他在自家2亩试验田里潜心研究六盘山盘贝母的驯化种植,历经7次失败后终于成功培育出优质种苗。近期,1000多株驯化的六盘山贝母幼苗出苗,杨旺说,明年3月就可以提供给种植户了。目前,他正与宁夏大学等科研团队合作,将多年积累的育苗经验用于林药间作研究,每年通过销售种苗可获得3万元左右的收入。
“下个月,隆德县中药材交易市场即将投用,隆德县林药间作模式效益将会持续显现。”隆德县林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模式通过“以短补长”的林下种植方式,既提升了林地利用率,又能带动2300多户农户增收。农户通过劳务用工和自主采收销售,直接参与中药材产业链,实现了生态保护与增收致富的双赢。
扬帆配资-扬帆配资官网-配资公司行情-股票配资规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